中长期限大额存单停售背后

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经济复苏结构尚未有明显改善,政策短期内收紧或转向的概率不高,甚至还有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流动性保持相对宽松,1-3年期限的债券受到超长期国债发行供给和流动性冲击的影响较小,下行风险相对可控,投资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在此环境下,投资1-3年期限低波固收理财产品能获得比存款更优的投资收益。

大额存单利率优势减弱,中长期限额度收紧,习惯于存款等保本理财方式的保守稳健型投资者可能发现,2023年以来银行在调降存款利率的同时,不少银行也正主动调整产品结构,中长期限大额存单开始停售。

据报道,民生银行自5月7日起于全国范围内停售半年期及以上大额存单产品。民生银行APP显示,目前该行在售的大额存单仅有1个月及3个月期限,利率均为1.7%。此前,4月10日招商银行不再新发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产品。目前,招行在售的只有1 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的大额存单,而2年期到期付息、可转让的大额存单利息为2.15%。

商业银行自2022年4月以来经历了五轮较大范围的存款利率调降,中长期定存利率调整幅度更大。主要调降的存款产品集中于活期和定期类产品,后续陆续扩大至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协议存款等其他存款类产品。与此同时,2024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倡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禁止通过手工补息的方式高息揽储,并于4月底完成整改。

大额存单因其收益确定和收益较定期存款高的特点,颇受稳健投资者的青睐。但随着存款利率的下行,大额存单利率较定期存款的优势减弱,5月,国有四大行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在售大额存单利率大约比定期存款利率高35BP。多家银行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停售。

中长期限大额存单的“缺位”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居民风险偏好较低,居民储蓄意愿持续增强,而投资意愿持续减弱。根据央行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4%,与上季度基本持平;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度增加0.7%;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4.9%,比上季度减少0.7%。

居民的钱更多拿来储蓄,而活期存款的利率较低,为了获得更高收益,因此,当前存款的定期化、长期化趋势明显。对银行而言,通过停售长期限大额存单,可以降低高负债成本,优化负债结构,稳定息差水平。

从行业整体来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3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季度)》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银行净息差下滑至1.69%,跌破1.7%的关口,在此情况下,将成本较高的中长期定期存款或存单压降有利于缓解净息差压力,从而改善银行经营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也存在部分区域中小银行反其道而行之,逆势增加大额存单产品以增加获客。这是由于不同银行负债结构、市场竞争地位的差异,因此,调整节奏、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那么,在存款选择受限的情况下,投资者还有其他稳健的投资方式吗由于经济增速的下行,投资回报率下降带动各类资管产品收益率以及存款利率持续走低。而存款利率的下行也会进一步带来投资于高息存款类资产的理财产品收益的走低。

众所周知,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应尽量调整好投资心态,首先降低对投资收益的预期;其次,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对每一笔钱的投资风险收益要求,综合进行资产配置。

对于稳健型投资者而言,除了存款类产品之外,替代中长期限大额存单的“缺位”,可以适当配置期限在半年到3年期的低波稳健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和部分保本策略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经济复苏结构尚未有明显改善,政策短期内收紧或转向的概率不高,甚至还有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流动性保持相对宽松,1-3年期限的债券受到超长期国债发行供给和流动性冲击的影响较小,下行风险相对可控,投资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在此环境下,投资1-3年期限低波固收理财产品能获得比存款更优的投资收益。

存款定期化负债成本不降反升

近年,部分银行对公活期存款成本率逐年上升、3个月和6个月存款利率亦明显上升,背后或是高息揽储行为并未完全消失。

从存贷定价视角来看,资金空转的形式有很多可能性,在存贷利差收窄时,易催生资金空转,阻碍政策利率传导,大量流动性供给体现为高息定期存款。而且,存贷利差倒挂,使银行净息差承压、“M2-M1”的增速差会走阔。

具体来看,当小银行开银行承兑汇票叠加高息保证金存款和国有大行贴票。数据显示,2024年一度票据融资规模收缩。

企业在中小银行存入一笔保证金定期存款(比例最高为100%),并以此在同一家银行开出银票,再去另一家国有大行将票据贴现,贴现出的资金再存入银行赚取存款收益。由于存款利率>票据贴现利率,企业赚取存贷价差。目前来看,监管对此种行为已有所收束,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中小银行保证金存款连续3个月负增长。

除了银行承兑汇票外,还有企业开信用证,银行表内买入福费廷。类似地,福费廷贴现融资凭借更长的期限(可长达一年,而银票最多不超过6个月),也被企业用作存贷套利。

通常而言,虽然大企业享受溢价权,但对公活期中隐含超自律存款,尤其是手工补息的操作往往突破监管界限。

手工补息原本是对业务操作失误的勘误环节,但部分银行通过该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以高息揽储留住企业大客户。这些企业通常仅选择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进行现金管理。根据测算,上市银行“手工补息”存款约占总存款的11%。

此外,理财绕道保险,存入银行协议存款,趴账活期等方式也不容忽视。协议存款利率较高(3年期通常在3%-3.5%),但只针对保险、社保养老金三类资金开放,故理财借道“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间接配置协议存款。2024年2月协议存款新规出台,预计银行后续吸收协议存款意愿减弱,或使协议存款“量价双降”;此外,借道保险还可配置“手工补息”通知存款,根据测算,全市场理财中通知存款占3.4%,规模约为0.9万亿元,且主要存在于现金管理类产品中。

最后,债券市场融资利率低,通过超短融获取资金,转手买理财也是一种操作方式。近年来,实体融资需求较弱,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部分大型企业通过在债券公开市场以较低的利率发行超短融,转而存入银行或购买银行理财,从而赚取利差。截至2023年年末,企业理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为2.4%,高于部分超短融的发行利率。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避免资金沉淀空转”,近期监管也动作不断。

据报道,金融管理部门目前正从存贷两端对利率水平加以规范性引导。开源证券预计,2024年存款挂牌利率或有多轮调降,不排除自律机制定价上限压降的可能。这将切实压降银行存款成本,根据测算,若取消手工补息,上市银行存款成本率有望下降5BP,但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或下降约11BP,对产品业绩或形成一定程度的压力,理财或增配存单、中短债等资产。

(作者为业内专业人士,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